
办好’98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
加快培植和发展泉州旅游支柱产业
为推动国内旅游事业的发展,1997年10月,泉州市代表福建省在大连争得’98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的承办权。如此高规格、大规模的旅游盛会由地级市承办,在全国尚属首次。目前,我们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根据旅交会的要求,结合泉州的实际,认真筹备,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充分发挥泉州旅游优势,增强办好旅交会信心
泉州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和条件。首先,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全市现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人文旅游景观独具魅力。其次,泉州枕山面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山海兼备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泉州旅游资源突出的特色。第三,泉州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泉州籍华侨、华人有670多万人,港澳同胞有70多万人,在台湾汉族同胞中有44.8%约900多万人祖籍泉州,为泉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第四,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泉州的经济综合实力大大加强,社会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泉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经济社会保障。第五,泉州旅游业的发展已有相当的基础。一是旅游接待人数和创汇大幅度提高。1995年至1997年3年间,我市共接待境外游客120万人次,年均递增9.8%;接待国内游客1880万人次,年均递增9.1%;创汇总收入6.7亿美元,年均递增33.3%;国内旅游总收入55.65亿元,年均递增113.5%。今年1至3季度,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35.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接待境外游客连续13年居福建省首位,进入全国10大旅游热点城市之列。二是旅游资源得到较好保护和开发。经过几年努力,一些在海内外影响较大的文物景点得到修复,一批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新的大型旅游项目建设成投入使用,泉州已初步形成以中心市区为轴心,深沪湾与围头湾、肖厝与崇武为两翼,安溪、永春、德化为腹地的全市旅游布局,形成“点、崐线、网”结合,旅游内容丰富、效益良好的大泉州旅游区域。三是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一个为旅游产业大发展服务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综合接待能力等方面也明显提高。四是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基本形成了能提供吃、住、行、购、游、乐一条龙服务的体系。我们相信,在国家旅游局的指导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泉州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98旅交会办好。
二、以筹办旅交会为契机,加快发展泉州旅游业
旅游业作为一种“无烟产业”,能迅速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繁荣地方经济文化,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泉州旅游业已列入泉州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98旅交会在泉州举办,更为泉州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契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筹划;市人大、市政协的代表和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就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有益的建议;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实际行动确保旅交会的成功而举办。
1、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为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以热情的服务、温馨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迎接’98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的召开。我市按照“打开大门、治理两江、保护古城、建设新区”的方针,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先争后缓,保证重点”的原则,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紧缺的困难,加快旧城保护、改造和道路建设。今年共列入项目22个,共投入资金12.8亿元。对涂门街中段北侧、打锡巷、南俊巷、津淮街同时进行改造;铺设西街、迎宾路、泉山路、清源山旅游公路;整治2.3公里长的市区内沟河破腹沟;对全长2.3公里的中山街两侧的建筑物和沿街路面、排水进行整治,再现具有闽南特色的骑楼建筑风格;配合旧城改造,规划建设几条具有泉州特色的仿古街,再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
2、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对现有景点景区的修复、扩建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市财政专门拨款1000万元,用于中心市区主要景点清源山“山海大观”、灵山圣墓、府文庙、洛阳桥蔡襄祠的修葺。二是多渠道筹资1亿多元,整修开元寺,兴建泉州佛教博物馆,修复清净寺明善堂,新建伊斯兰教史迹展室,修缮市区重要寺庙宫观教堂。三是各县(市、区、管委会)也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晋江市投入100多万元,整修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仅存的摩尼教遗址草庵。中远集团投资兴建了紫帽山泉州高尔夫球场。惠安县崇武古城风景区在前两年初具规模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230万元建设景区配套服务设施,新增绿地面积5000平方米。石狮黄金海岸又投入近亿元,建设海底世界水族馆第一期工程。南安市则在整修九日山改善交通环境等方面狠下功夫。四是抓紧’98旅交会主会场的展览城各项配套的建设,开辟泉州府风味美食街,投资5000万元建设泉州游乐园,为’98旅交会提供一个新的旅游休闲项目。
3、实施城市绿化工程和夜景工程。确定中心城区20项绿化重点工程,总投资近1亿元,主要用于城市主干道的出入口、中心城区主干道、城市公园、小广场和街头绿地等方面的绿化景观建设,总面积为65.7公顷。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全社会参与,实施中心城区夜景工程,解决中心城区的重要景点、主要商业街道、高层建筑主要路口等夜间灯饰、照明问题,让泉州的夜晚亮起来。
4、落实旅游发展规划。以承办’98旅交会为契机,一年多来,我市各级各部门狠抓旅游发展规划的落实,促使旅游业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支柱产业培植和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特别是旅游专线发展迅速。’98旅交会期间,我市将推出名胜古迹游、宗教朝圣游、古建筑文化游、戏曲文化游、滨海度假健身游、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游、名人史迹游、民俗风情游、山林田园风光游、购物游10条旅游专线,更好地让游客了解泉州传统文化和风俗民情的丰富内涵。
5、提高综合接待能力。市政府制订鼓励政策,扶持宾馆酒店装修改建和提星进级工作。一年多来,全市44家’98旅交会定点接待酒店计投入近7亿元进行整修改造,已评为三星级有17家,四星级1家,综合接待能力大大提高。同时,针对我市旅游队伍发展快、年纪轻等特点,举办酒店总经理、部门经理及导游人员培训班,受训人员363人,有效地提高了服务素质和行崐业管理水平。
6、大力组织市场开拓和旅游产品开发。积极组织开发和生产富有泉州特色的旅游商品,在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包装、增加花色品种以及建立销售网点、改善销售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做好做足旅游购物这篇文章。加大对外促销力度,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有计划有重点地在国内外新闻媒体推出专栏,宣传介绍泉州旅游,扩大古城泉州的知名度。
7、狠抓环境整治。进一步健全旅游执法和监督管理机制,整顿旅游市场,强化行业管理;加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力度,整顿交通秩序,确保道路顺畅;开展创卫、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专项整治,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全民参与,为’98旅交会创造优良的服务环境,优美的观光环境,文明安全的社会环境。
三、乘势而上,加快培植和发展泉州旅游支柱产业
世纪之交,泉州现代化建设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泉州旅游产业的发展既面临挑战,也迎来了难得的机遇。’98旅交会给我市带来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机会,我们要以此为新起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开拓,乘势而上,发展壮大旅游支柱产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优化环境、提高效益和素质为重点,充分发挥我市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以传统文化为主线,以自然风光、商务购物、娱乐设施为依托,以不断健全完善的综合旅游、娱乐设施和商务购物为保障的大旅游圈,积极拓展客源市场,全面提高旅游业务水平,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争取实现到2000年全市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旅游企业达20个,酒店客房6000间,其中三星级以上涉外酒店20个;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达65万人次的目标,把泉州建设成为现代化工贸旅游港口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扫一扫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