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结经验加快发展推进
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福建邮电依靠政策、依靠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依靠全省邮电职工的艰苦奋斗,邮电通信面貌发生了令人瞩目的根本变化。世纪之交,新形势又对福建邮电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继续坚持以发展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实施“九五”规划,更好地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服务。
一、抓住机遇,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当前,世界信息产业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局面日益复杂,邮电通信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今后几年,随着全球基础电信协议和信息技术协议逐步实施,国际上主要通信运营公司将通过兼并、结盟等方式,极力扩展其在全球通信市场的份额。由于我们在经济、管理等方面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将给邮电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但目前邮电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结合福建邮电实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信息化进程加快,将为通信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特别是,目前我省已制定了信息化建设“九五”规划,“118”工程已全面启动。信息业将成为我省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邮电通信作为信息业崐的重要部门,迫切需要加快发展,以在信息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基础作用。
第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将为我省邮电通信网继续保持较高的技术层次提供了新的机会。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当今通信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和更新。我省邮电部门自1982年在全国率先引进程控交换技术之后,不断跟踪、采用世界先进的通信技术,使福建邮电通信网的技术层次发生了质的飞跃,为今后继续发挥“后发优势”,采用高新技术成果,保持通信网络的先进性,打下基础。
第三、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省邮电公用通信网已具有相当规模,形成了较强的综合通信能力,这将为今后更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物质条件。目前全省已初步建成一个数字化大容量的基础传输网络和可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业务网络。光缆总长度达3.1万皮长公里,覆盖到各地、市、县、乡及部分行政村。省内传输实现双路由、双手段。城乡电话网、移动电话网容量分别达482.2万门和223万户。公用数据网包括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计算机互联网和帧中继网的端口总数超过4万个。“九五”前两年还建成了覆盖全省各县市的彩色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和福建省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为推进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提供了网络基础,成为福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优势之一。
二、以十五大精神指导福建邮电更好、更快地发展
今年初,原邮电部为适应形势发展和社会需求,重新调整了“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我省邮电部门要以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根据邮电部的总体要求,重新调整思路,确立满足需求、满意服务、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以进一步满足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的需要,使福建邮电继续走在全国同行业的前列。
1、加大投入,不断增强综合通信能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
党的十五大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建设的深刻体会,也是指导邮电今后发展不可动摇的原则。为此,福建邮电部门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加快发展、注重效益的经验,加大投资力度,“九五”后三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将超过480亿元,相当于“八五”和“九五”前两年投资额的1.3倍。同时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一是抓住重点,优化资金投向,以增强综合通信能力为目标继续将资金集中投入到通信网的建设上,集中投入到社会需求大、对我省经济建设和信息化具有战略意义的业务和地区。二是根据高起点、适度超前、量质并重的原则,规划好通信网,把握好技术的走向和投入的时机。三是积极探索以资本为纽带的联合建设的路子。要按原邮电部“联合投资,有偿使用,按资分利,照章纳税”的原则,在信息服务、无线寻呼、数据通信、用户小交换机并网等领域,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壮大和拓展发展空间。
其次,要适应信息化的要求,积极推进通信网向信息网过渡。在邮政网方面,要加快实施邮区中心局体制和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的建设,增加邮政服务网点。要建设省内快速干线邮运网,缩短邮件传递时限。邮政综合计算机网要集对外服务、内部生产作业和经营管理为一体,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储存、综合利用和共享,并覆盖全省各级邮政生产和管理部门。在电信网方面,一是继续扩大基础电信网。至2000年我省本地网内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要超过700万门,农村100%的行政村通电话,同时要抓紧进行网络结构优化,基本实现“大容量,少局所”的目标,以减少汇接层次,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加快用户接入网的建设,推进光纤到路边、到大楼、到小区的进程。三是建设GSM/DCS双频制移动通信网和CDMA移动通信网,并进行第三代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网的试验。至2000年全省移动通信网总容量将超过500万户。四是大力推进宽带多媒体通信网和智能网的建设。要在福厦泉首先建立三个宽带业务平台,而后覆盖各个地市,并建设帧中继、交互式视像等业务系统。
2、抓住邮电分营的有利时机,加强经营管理,拓展服务领域,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通信信息需求。
根据我省邮电业务发展滚动计划,2000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205亿元,“九五”后三年年均增长率高出我省国内生产总值近20个百分点。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营销网络,拓展邮电经营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其次要集中力量,抓好城乡电话、移动通信、数据通信以及邮政的商业信函、特快、集邮崐、邮储等重点业务的发展,满足社会基本通信需求,力争在本世纪末使邮电主要业务规模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其中:城乡电话用户超45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超280万户,互联网用户超2万户,邮储余额突破200亿元。第三要重视通信市场的二次开发,丰富通信网的功能。特别在信息服务、数据通信方面,要与社会各界广泛合作,争取更多的社会信息库入网,把现有静态的信息源变为动态的信息源,把分散的信息源变为网络化的信息源,同时要制定有利于信息服务的资费政策,促进各类终端接入信息网络。第四要积极开发邮电新业务,扩大社会通信消费领域。邮政要充分利用电信网络和综合计算机网络,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向社会开办信息、代办代销等新业务。电信也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大力开发智能业务以及视像点播、会议电视、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宽带网业务。
3、深入贯彻经营服务方针,努力创建文明行业,做用户可信赖的伙伴。
为适应跨世纪的要求,1996年初福建邮电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为用户提供全面、优质、高技术、低成本的通信服务,帮助用户发展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使福建邮电成为用户可信赖的伙伴,为福建经济和社会进步做出新贡献”的经营服务方针。邮电分营后,各级邮政、电信企业仍要以经营服务方针为指导,大力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改善通信服务质量,做用户可信赖的伙伴。首先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全体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业务技术素质。其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特别是要注重“以用户为中心,做用户可信赖的伙伴”企业核心理念的灌输,使之成为全体职工的共同认识和行为准则。第三要按创建文明行业的各项部署,深入开展“树邮电新风,创优质服务”活动,推动邮电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要继续下大力气解决好目前社会反映强烈的电信“五难”、短报少刊等服务热难点问题,使之有一明显的改观。要广泛推行规范服务、承诺服务,树立整个邮电行业窗口的良好形象。同时还要通过强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上下结合、内外结合、明查暗访结合的监督检查体系,确保服务各项措施的落实。
科 技 进 步 榕 邮 兴
——福州市邮政局改革开放20年科技兴企回眸
回首改革开放20年的历程,福州市邮政局坚持以“发展、改革、服务、管理、效益”为主旋律,在探索“邮政部门信息处理网络化、内部作业自动化、邮件装卸机械化、营业窗口电子化”的实践中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走出了一条依托网络效能、提高科技含量、实现科技兴邮的特色之路,企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开放式、多元化发展的现代邮政转变,为福州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七五”期间,业务收入年均增幅15%,固定资产总值达4936.38万元,居全国省会局第7位;新增邮政生产场地42800平方米,建成了全省最大邮件处理中心——福州邮政枢纽,分拣封发、邮件推挂开始采用先进设备。
——“八五”以来,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始起步,内部工种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93年OVCS信函全自动分拣机投入使用,95年5月率先在全国实现市区邮政营业电子化;标志着福州邮政营业内部处理依靠手工作业时代的终结;1995年人均劳动生产率达6.42万元,是“七五”末期的9倍。五年间业务收入年均增幅达29.85%,高于福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1%的速度;生产用房面积近6万平方米。企业荣获省质量管理奖、省级先进企业、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通信企业经济效益百强局省会邮政局第一名。
——“九五”以来,全区邮政总资产10亿多元,市区人均劳动生产率达11.2万多元,是“八五”初期的4.3倍;邮政营业微机处理系统实现了对外服务“一台清”;邮政储蓄绿卡工程联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0个大中城市,5000多个邮储营业窗口实现全国异地存取;邮政综合网的开发、建设,可以实现业务信息一次采集、多次利用;建成了3万平方米的综合智能大楼福州国际邮件综合楼,福州邮局成为全国二级邮区中心局和全国较大、设备最新的国际邮件转口局。
要摆脱邮政落后的面貌,唯有走科技进步的路子,而科技进步的进程首先取决于观念的转变。20年来福州邮政科技兴邮进程历经了三个大转变。
一是观念的转变。早在80年代中期,福州邮政领导班子就深刻地意识到:邮政要发展,必须解放思想,重视科技进步,要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邮政企业会自行发展”转向必须依靠科技兴企上来,并以内部工种引进先进设备为标志拉开了科技兴邮的序幕。二是决策的转变。改革开放初期,我局科技兴邮仅仅停留在设备的更新添置、补缺配套、改善生产场所环境上;“八五”期间,科技兴邮已上升到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上来,“八五”以来,又提高到拓展邮政信息网络功能上来。三是注重科研与产业、与引进技术相结合,走内部挖潜、外部联合的技术创新之路,大胆向社会、外系统吸纳技术人才,为壮大邮政科技实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改革的实践使福州邮政意识到转换经营机制的必要性,而科技进步为福州邮政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我局自行研制的邮政营业电子化系统打破了传统的业务分割的局限,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及数据通信技术为手段,实现了支局生产作业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电子化管理体系。这就为经营机制的转换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由此在“八五”后期,我局遵循“转换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支撑、提高效益”的原则,走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化经营管理之路,打破了“分局”建制,构筑了“五部四公司二局二中心”,并赋予各专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对重点业务采取扶持政策,使各专业分灶吃饭,增强企业的经营活力。“九五”以来,突出完善专业化经营管理机制,解决了条块职能的分割与交叉局面,推行“计件、承包、竞争”,注重资本运营和通信质量、服务水平、经济效益并举考核,进一步发挥了决策、指挥、执行、监督、反馈系统的总体效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向集约化经营迈进。1990年邮电业务总量1614.46万元、业务收入3793.01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了4倍和8倍;1997年邮电业务总量9544.8万元、业务收入2.38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5.8倍和6倍。
福州邮政注重从生产实际出发,依靠科技进步解决通信生产、服务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使邮政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成为邮政管理科学化的重要前提和改善服务的关键。
93年3月福州邮政营业综合业务处理系统成功投入运行,邮政窗口服务从手工处理阶段步入了计算机电子化处理、信息化管理的新阶段。95年该系统业务功能日趋完善,各支局间还实现了与中心局综合网的互联,在广域网内实现数据通信和数据共享,解决了过去各支局局域网之间不能充分进行信息交换的“孤岛”效应,避免了信息资源的浪费,为今后全省、全国邮政综合网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使用微机后,营业、报刊、投递、集邮等各子系统统一在总系统下,实现了邮件生产信息一次采集、多次利用,增强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并促进设备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高了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同时,应用微机后,各台席从“各自为政”转为功能齐全的“小邮局”,使用户有权选择台席,既解决了窗口台席间忙闲不均的弊端,又促进营业员实行综合、优质服务并主动揽收业务,有效地形成了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
94年启动的邮政储蓄绿卡工程于97年与全省67个县市及全国50个城市联网,实现了活期储蓄通存通取,报刊订销实行微机管理,并且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市通订报刊,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直无法解决的划区收订问题,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随机订阅。商业信函运用先进设备提供名址信息咨询、设计、印制、代发等一条龙物美价廉的服务,为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开展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大开方便之门。正在开发、建设中的邮政综合业务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了信息中心,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多信息与手段的支撑,实现管理部门根据需要从生产环节产生的数据中自动提取信息,进行跟踪管理,既提高了内部管理水平,又能为用户提供方便、灵活的柜台查询、电话查询、联机查询和窗口多媒体触摸查询。正在建设中的邮政车辆卫星定位系统(GPS)能对邮运车辆进行实时监控,邮政服务正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电子化的方向大步迈进。
科技兴邮使邮政实物传递网和综合业务计算机网两大支撑网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有了雄厚的技术力量。作后盾,各类新业务层出不穷,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函、包、汇、发等传统业务,发展到集邮、特快专递、邮政储蓄,以及近年来的商函广告、邮政礼仪、货运、音像租赁、商品邮购等多种业务,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形成了以邮递类业务为主体、金融类业务为支撑、信息类业务为补充的多元化业务发展体系。全市自办营业网点达105处,投递段达240多段道,全市人均使用邮政业务货币量从80年代初期的数角钱、90年代的近十元提高到目前的近百元。邮政储蓄开办12年来余额达11亿多元,市场占有率约4%左右,为繁荣城乡经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九五”期间新开发的代发工资、代办财险、代收希望工程款、代缴水电费、代缴电话费、BB机费等新业务,既促进了邮储业务的发展,也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工作与生活;尤其是1998年推出的“98170”电话银行系统,用户足不出户,拨个电话就能根据语音提示进行电话查询余额、交易明细和电话汇款等业务;各邮政网点、商场等地设立的POS终端,为榕城市民提供现代化便捷的用邮和购物服务;邮储绿卡预订集邮票品功能更是为集邮爱好者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随着邮政综合网的建设,邮政部门将向社会提供“网上邮政”业务,开办电子贺卡、电子报刊、网上邮市、网页广告、网上银行、信息和中介服务等多项邮政信息服务,实现邮政业务介绍、邮政法规、邮政资费查询等网上服务功能,从而带动函、包、汇、发等传统业务的发展。百年邮政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将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20年来的实践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福州邮政将沿着科技兴邮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们坚信,跨入21世纪的将是一个经营企业化、服务商业化、业务信息化、通信全球化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福州邮政!
扫一扫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