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十五大伟大旗帜加速新罗经济腾飞

  新罗区是闽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又是著名的老区、山区、侨区。新罗作为县治历史悠久,唐开元24年就设新罗县,唐天宝元年更名为龙岩县。1981年撤县建市。1997年3月原县级龙岩市改设新罗区。全区总人口45万,海外“三胞”10万余,面积2667平方公里,辖3个乡1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新罗区不仅具有闽西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还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拥有丰富的矿产、森林、水力、旅游等自然资源,已探明的60多种矿藏中、高岭土、煤、铁、石灰石储量均居全省前列,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型城市。

  作为革命老区,新罗区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前一直比较落后。改革开放给新罗区注入新的活力,经济综合实力1994年以来连续进入全省十强县(市)前列,1995年进入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第77位。1995年,在全国老区县(市)中率先基本实现小康,1997年又率先全面实现基本小康。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较瞩目的成就,先后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普法先进集体、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市、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等20项荣誉称号。

  为贯彻十五大精神,推进新一轮创业,加速新罗区经济腾飞,新罗区委、政府决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的意识,树立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力争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在本世纪末赶上沿海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在1997年全面实现基本小康的基础上,力争在8年内比全省提前5年实现宽裕型小康。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2005年在山区县(区)中率先实现宽裕型小康。一是田里抓提高,加强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土地产出率。二是山上抓改造。在改造3万余亩芦柑、蜜柚、黄花梨等基地的基础上,突出抓好36万亩毛竹林的改造,力争到2000年全区竹业产值超亿元。三是栏里抓规模,使分散经营的家禽家畜生产,逐步走向专业化、协作化生产,形成万头猪场、万头牛场、十万只鸡场、鸭场的规模效益。四是抓好农业、副食品、畜牧水产品的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值。五是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力争在本世纪末,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00亿元,进一步壮大农村经济总量。六是认真实施宽裕型小康新村建设规划,结合“百镇千村”工程,加速新村建设步伐,在今明两年内使集镇和新村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展示我区发展的新形象。

  二、继续深化企业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支柱产业。一是对现有国有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联合、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拍卖等形式,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根据我区矿产品等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培植扶持三德水泥厂、东宝水泥集团、龙化企业集团、合成氨厂等骨干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使其在“九五”期间分别实现年产值超亿元和销售收入超两亿元。到2000年,力争有5—7家骨干企业进入省重点扶持行列,成为“小巨人”企业。三是争创名牌产品,争取在“九五”期间创省级名牌产品10—15个,创国家名牌1—2个。四是建立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和专业经营公司,逐步实现离退休职工全部实行属地性的社会化管理,离退休费用由银行代办发放的社会保障体制,为社会安定稳定和企业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大力扶持个体经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把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方向,纳入国民经济崐发展规划,要象扶持国有企业那样扶持发展。对具有一定实力确有发展前景的个体、私营骨干企业经过资信审查、认可后,区矿管总站可为其向银行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坚决清理对个体、私营企业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积极帮助个体、私营企业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成为我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一是切实转变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全区上下确立“不求近利,但求发展”的招商引资新观念。二是出台比沿海发达地区更加灵活有效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外商前来投资。尽量把过高的地价降下来,把能免的税收和规费都免掉,把能让的利都让出来,使外商能得到实惠。三是为外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建立一次性审批、一条龙办公、一个窗口收费的涉外服务,组建涉外收费管理中心,清理外商投资企业税外收费工作,除涉外收费管理中心,任何单位都不得向外商投资企业擅自收费,增加外商投资企业的负担。

  五、加速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在完成319国道境内路段改造的同时,今年要完成省道福三线过境路段的改造;到2000年所有行政村内主干道要实行硬化,所有乡镇通往城区的道路都要铺设水泥路面或柏油路面;确保在“九五”期间建成龙岩至漳州的高速公路;积极配合做好龙岩至梅县、龙岩至赣州的铁路,龙岩至朋口高速公路等交通工程建设。同时,加快电力电网及通讯建设。

  六、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切实提高全民素质。一是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同时,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尽早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二是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五个十”工程的全面启动,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扫一扫手机阅读

    信息来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