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两港”优势再铸长乐辉煌
长乐位于闽东南沿海、闽江口经济圈南翼,为八闽著名侨乡,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千年古邑。下辖16个镇2个乡、254个村居,地域面积658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人,海外侨胞、港澳同胞近30万人。
改革开放给长乐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从1993年始,经济实力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十强县(市)行列。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准“发展才是硬道理”,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围绕“增粮增收保供给,脱贫致 富奔小康”这条主线,落实各项扶农措施,农业生产取得稳步发展。大胆探索 “外引内联、以地引资、兼并联合、异地改造、租赁承包、国有民营以及全方 位集资参股”等改革路子,加快了国有企业转机改制步伐,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乡镇企业围绕着“增总量、促发展”的总目标,狠抓各种扶持政策的落实,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乡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发展。把扩大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增加经济总量的重要措施来抓,充分发挥长乐区位、人文、资源等优势,坚持“依托两港、发挥优势、突出实效 、重点招商”的对外开放战略,加强外资投向引导,优化投资结构,深化外贸 改革,促进对外经贸朝着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方向迈进。围绕“两港”建设,把道路、港口、水电等基础建设作为促进长乐新一轮创业的战略重点,努 力攻克“薄弱点”,缓解“瓶颈”制约,改善投资环境。以撤县设市为契机,围绕把城市建在花园里这一目标,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城市规划区总面积扩大到60平方公里,建成区从设市前的3.5平方公里扩大到78 平方公里,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断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设施,促进旅游业迅速成长壮大。信息、咨询、广告、房地产等新兴行业迅速崛起,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各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第三产业体系。同时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欣欣向荣,两个文明建设争相辉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安定稳定。
在新一轮创业中,长乐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围绕“两港”(国际航空港、松下深水港),开辟“两线”(峡漳线工贸走廊、福北线工业走廊),拓展“三 区”(金峰经济片区、机场周边片区、松下港周边片区),构建各具特色,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发格局,把长乐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兴工业和滨海旅游港口城市。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将扎实开展工作。一是科学规划。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搞好空、海、港口的产业结构布局、基础设施配套、科技水平进步、生态环境平衡的规划与调整,注重整体效益,实现有机结合。二是有机衔接。制定的规划与“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衔接,与闽东南区域发展衔接,努力提高规划的思想性、预测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三是分步实施。统一协 调,科学分工,在实施战略目标中突出重点,梯度推进,主攻重点项目,突破“瓶颈”制约,做到建好一个,带动一批,发展一线,繁荣一片。
在长乐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两港”优势是长乐得天独厚、取之不竭的资源,做好“两港”文章必将促进长乐经济全面腾飞。当前围绕“两港”,我们所要抓的工作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充分利用“两港”优势,构筑外向型经济新格局。今后,我们要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两港”周边区域,我市已对“两港”周边开发作出规划,总的目标是发展成为联系国际国内的交通枢纽、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工业区、国际 国内贸易中心之一和农工贸一体化的创汇农业基地。根据总体产业结构,空港崐周边着重开发高新工业、电子工业、商贸旅游业,海港周边以开发重工业、仓储业、精细农业为主,努力吸引大公司、大集团来航投资开发,争取项目上规模、具特色、创效益、出形象,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我们将利用长乐松下港到台湾基隆港仅146海里,长乐国际机场至台湾松园机场飞行时间不到半个小时的独特优势,贯彻“同等优先、适当放宽”原则,积极吸引台商投资,逐步构筑起“引外兴港、引台进港、内联转港、腹地支港”的外向型 经济新格局。
二是合理开发“两港”周边地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走廊。我们将利用“两港 ”启动使用所产生的效应和长乐籍海外诸多专家的优势,积极争取高新技术科 研单位到我市建立办事机构,以提高长乐的知名度,增加长乐外引内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强同国内高校的联系和合作,进行联合攻关,促进科研与生产 的最佳结合,追踪科技的制高点。从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情况看,总量不大,产业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规模效益。我们将充分利用“两港”优势,采取 超常规的手段在“两港”连接线加速建设一个高标准、高档次的高新技术产业 走廊区;同时,我们将积极抓住台湾新竹科技园区已饱和想向外发展的契机,在“两港”周边建设一个高科技园区,吸引这个大项目在长乐落地生根,合理分流新竹的技术与人才,带动福建半导体、电子、通讯、光电技术、生物工程的发展。
三是大力借助“两港”优势,进一步开发长乐第三产业。首先,我们将抓住“ 两港”启动给长乐带来的发达的交通,积极开发与现代交通业相关行业。长乐国际机场的正式通航和以松下深水港码头为主的一系列港口的开发,彻底结束 了我市无空运的历史,同时根本改善了我市海运的相对落后状况,它们会迅速 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机场、港口周围,我们将开发以酒店宾馆餐饮业、航空食品业、仓储运输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其次是开发旅游业。我市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众多的劳动力资源,再加上便利的现代交通环境,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在“两港”周边开辟旅游热线,带动我市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第三是开发商贸服务业。目前我市小规模和低档次的商贸服务业已不算少,仅仅依靠它们,无法使全市的商贸总水平上升 到较高的层次。这方面的突破口在于利用“两港”优势,有计划地建设一批规 模大、辐射广的大型综合性市场和各类专业市场,逐步形成现代化的商贸中心 和商业区。目前,国际机场周边地区漳港商贸中心和世界名牌中心已完成规划,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招商和开发步伐,尽快启动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我市商贸服务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加大全市商业流量、优化商业经济结构。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的通航和松下3万吨级深水码头的开发建设,为我市走向世界,迈向新世纪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将珍惜这个机遇,密切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构造港口的广阔腹地,充分发挥港口的集散和辐射作用,推动和促进长乐与 世界各地的经贸合作,使长乐这颗海峡西岸繁荣带上的明珠更加耀眼夺目。
扫一扫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