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2001年
全省城市交通畅通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闽政办〔2001〕26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公安厅、省建设厅《2001年福建省城市交通畅通工程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二月十二日
2001年福建省城市交通畅通工程实施方案
(省公安厅 建设厅 二○○一年二月一日)
根据《福建省城市交通畅通工程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制定全省2001年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公安交警和建设行政部门主力军作用,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为中心,以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为着力点,更新管理观念,改革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形成党委、政府重视,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各界共同参与的城市道 路交通综合治理格局。力争用一年时间,完成16个城市道路畅通工程各项任务,使之与城市所处的地位相适应,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实施范围
(一)第一批组织实施的福州、厦门、漳州、南平、晋江、永安等6个城市按照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建设部城市建设司颁发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体系》(公交管 [2000]197号)全部项目标准组织实施。
(二)泉州、莆田、三明、龙岩、宁德等5个设区的市和厦门市同安区、福清、邵武、武夷山、石狮市列为今年组织实施城市,按照《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体系》中的29项标准组织实施。
(三)其它城市和县城区按公安部《严管街建设要点》要求,建成1至2条严管街。
三、工作目标
(一)福州、厦门、漳州、南平、晋江、永安等6个市在2000年工作基础上,力争厦门、福州达到模范和优秀管理等级,南平、永安、晋江达到3级以上,漳州通过加快发展,争取有 较大进步。
(二)所有设区城市和厦门市同安区、福清、邵武、武夷山、石狮市力争达到四等以上管理水平。
(三)其它市和所有县城建成1至2条规范的严管街。
四、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评价标准暂时按照《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体系》和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严管街建设要点(公交管 [2000]105号)执行。
(一)已实施畅通工程的福州、厦门、漳州、南平、晋江、永安等6市按评价体系中的59项逐项进行量化考核评价。
(二)新实施的城市按照《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体系》通知之二中的29项要求进行逐项量化考核评价。
(三)严管街的考核评价以《严管街建设要点》要求进行量化考核评价。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从2月20日至3月10日)
1、各市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调查表附后),制定实施畅通工程工作方案,报当地政府批准执行。
2、成立政府领导下的实施畅通工程领导协调机构,由政府领导协调机构下达畅通工程具体分工方案,并以图表形式注出各任务的责任单位、负责人和完成任务时限。
3、制作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图。
(二)实施阶段(从3月11日至9月30日)
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组织攻坚、各个解决的原则,认真落实工作措施,逐一整治影响城市交通安全、畅通的突出问题,同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做到解决一个、巩固一个,不断提高拓展。
(三)巩固总结阶段(从10月1日至11月30日)
巩固成效,完善机制,总结经验,解决存在问题,并组织自检和申报。11月份,省实施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协调机构办公室对各地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对实施畅通工程取 得明显实效的城市进行表彰,并部署明年的工作。评价结果作为我省创建文明城市总评考核重要依据。
六、工作要求
各地要紧紧围绕交通畅通有序,管理科学高效,执法严格文明,服务热情规范,宣传广泛深入,设施齐全有效的总要求,做好交通法制宣传、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开展城市交通会诊评估、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安全设施投入、提高城市交通组织水平、加快现代科技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步伐、严格控制非交通占道、依法严格管理、城市交通基础工作等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地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强化监督,确保每项工作措施、各个工作环节抓细、抓实,全面推进整体工作。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各地要对总体工作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列出详细的工作进度表,明确每一阶段的具体目标和工作措施,并按照职能分工,将工作责任逐一落实到各有关职能部门。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认真完成本部门承担的工作。对涉及到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协调机构要加强协调,组织综合整治。
(三)讲究政策,注意方法。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涉及社会面广,在解决影响城市交通突出问题中,各地务必要严格依法办事,注意工作方法,既要严格执行法律、政策,又要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防止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
(四)标本兼治,巩固成果。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贵在标本兼治。各地要注意总结工作经验,研究落实长效管理的措施,积极探索并建立统一、高效、规范、科学的工作机 制,巩固成果,防止反弹。
(五)保障有力,强化监督。各地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实行政府领导责任制,建立确保 畅通工程顺利、限期完成的组织领导、人力、财力、技术等保障体系及检查监督机制。
扫一扫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