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2年
省委省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活动
1至9月份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
闽政办〔2002〕144号
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省计委、经贸委、科技厅、民族宗教厅、公安厅、民政厅、司法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建设厅、交通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卫生厅、计生委、环保局、体育局、工商局、海洋渔业局、质监局、粮食局,农办、团省委、供销社、省残联,法制办、老区办,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铁路局福州分局、省地震局、电力局、通信局:
卢展工代省长10月20日在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2年为民办实事活动1至9月份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上批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是对社会对人民的承诺,务必要认真按计划完成。请各分管副省长和相关各市县区政府协调有关方面,检查一下落实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完成任务。
各承办、协办单位要认真贯彻卢展工代省长的批示,对未按时间进度完成相应任务的,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工作进度,保证如期完成,取信于民。请各承办单位分别于2002年12月6日和2003年1月6日前将1至11月份工作进展情况和全年完成情况,以书面形式向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反馈。
附件:2002年省委、省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活动1至9月份工作进展情况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二年十月二十二日
2002年省委、省人民政府
为民办实事活动1至9月份工作进展情况
2002年,省委、省政府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共10项工作,各级各有关单位都已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组织实施并达到序时进度。现将1至9月份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各市各有关部门对畜牧产品、种植产品、水产品、饮用水、加工食品、餐饮业的污染问题展开了重点治理,省卫生厅、经贸委、工商局、教育厅要求全省各地重点开展学校及周边饮食卫生安全检查,卫生防疫部门加强了中秋、国庆“两节”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省工商局、质监局、海洋渔业局等系统也都加强了对全省“两节”市场的检查监管力度,各设区市也及时对节日市场食品卫生质量检查进行了部署。至9月份,全省城区生猪定点累计屠宰率已达到89.37%,生猪产销环节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超标检出率已降到1.72%;上市鲜牛奶抗生素残留超标检出率已降到5.13%;上市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检出率已降到1.56%,水产品及水发制品甲醛检出率降到1.71%;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检出率已降到5.35%,主要水果农药残留超标检出率降到0.71%,主产区茶叶农药残留超标检出率已降到10.13%;城市二次供水水质4项常规指标合格率达到88.61%;矿泉水、纯净水生产企业抽检合格率达到96.1%,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80.24%;酱油、食醋、鱼露等调味品生产企业产品卫生指标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94.04%;小麦粉增白剂抽检合格率89.33%,小麦粉卫生指标市场抽检合格率100%,上市豆腐等豆制品的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84.31%;食用油(黄曲霉毒素B1含量)市场抽检超标率已降到3.57%。
建议:
各地各有关单位应从8月份武夷山市查获的由江西省铅山县流入的35头生猪“瘦肉精”超标案件中吸取教训,与相邻省份协调组织好生猪调运及监督工作。
二、实施福建电力“双满意”工程
继续深化农电体制改革,加快农网建设与改造,规范农村电力市场。1至9月份,共有31.07万户农村用户实施了一户一表管理,实际减轻农民电费负担55524万元。继续搞好城市电网改造,整顿供电中间环节,完成城市一户一表改造14.31万户;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未发生生产、基建人身死亡事故,未发生电网瓦解、大面积停电事故,供电可靠率达99.975%,按时送电率达95%以上,居民用电电压合格率达98.7%;在全省各电业局的营业服务窗口均设立了统一的供电系统服务电话,提供24小时电力报装、报修、投诉、咨询和查询服务,并向社会作出了十项供电服务承诺。
三、实施全民健身工程
福州市已按国家体育总局要求申报了“全国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有关材料,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部门的反馈,有望入选。8个全民健身示范点正在抓紧建设中;200个全民健身活动点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其中,省直机关10个点,福州市37个点,厦门市33个点,泉州和漳州市各30个点,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市各12个点。在完成年初计划的基础上,已确定再增建150个“全民健身活动点”,正在组织落实资金。
四、建设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
至9月份,防震减灾中心大楼项目工程已进入正常施工阶段。数字地震台网扩建工程已通过专家验收,新建的5个台(尤溪、泰宁、武夷山、政和、福鼎)已并网运行。拟建的11个强震观测实时传输台中,已完成南平、长汀、龙岩、漳州等10个台的基建和设备安装工作。拟建的5个GPS网基准站中,厦门GPS站已建设完毕;南平、泉州、龙岩3个GPS站址均已确定,土建工程正抓紧进行;福州站选址工作正在协调。拟建的17个数字地震前兆观测台站中,泉州、惠安、南安3个台站已建成投入运行,其他台站的基建工作已全部完成,待中国地震局安装观测设备后即可投入运行。福州、厦门、漳州、泉州活动断层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中,福州市活动断层的深部发震构造背景探测阶段(即最后阶段)的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正在组织审查,即将开展野外探测工作;泉州、厦门、漳州正在进行活动断层的概查与评价。拟建的8个震害预测及震灾快速评估系统中,龙岩、莆田已基本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福清、长乐的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他有关市的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中强以上地震中短期预测预报系统建设项目,已完成各预测手段数据库的收集入库工作。
存在问题:
龙岩市2001年、2002年项目配套建设资金各40万元,至今仍未到位;龙海市2001年40万元项目配套资金也尚未落实。
五、继续实施造福工程。
计划搬迁1万名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山村贫困农民,以及受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危及生活安全的农民。至9月25日,全省已有1768人完成搬迁,有7508人已动工建房,还有724人未动工。龙岩、南平、福州、泉州进度较快。
六、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计划继续对全省3个设区的市、6个县共4条小流域实施重点综合治理。1至9月份,全省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6831公顷(其中,长汀县治理4条小流域5628公顷,长汀以外各重点县治理11203公顷),包括封山育林治理13600公顷、营造防护林草和水保型林果2500公顷、坡改梯731公顷。已修建防(排)洪沟3公里、蓄(储)水池247口、引水渠5公里、沼气池795口等水土保持项目辅助设施。共完成投资2887.6万元。
七、实施城市社区和农村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
立足城市社区和农村,面向老人,坚持方便适用、小型多样、功能配套的原则,计划资助建设500个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为老年人就近提供医疗健身、文体娱乐、精神文化、日常生活照料等多方位服务。1至9月份,全省已建成投入使用457项,基本上按照民政部“星光计划”的建设要求,统一设立了“四室一场一校”即医疗保健室、文化娱乐室、图书阅览室、日间照料室、室外活动场和老年学校等,并在室外活动场地配置适合老年人运动的室外健身器材,预计到年底可完成全部任务。8月16日又安排了316个“星光计划”项目,正在组织实施。
存在问题:
8月份下达的“星光计划”项目福利金,采取省、市两级民政部门各承担一半的办法。目前,省级福利金已到位,大部分设区市配套的福利金未能及时到位,影响了全省“星光计划”项目的进度。
八、建设“969155”农业热线服务工程
省农业厅在建立协调指导中心的基础上,加强了“969155”热线服务指挥高度中心的建设。至9月份,9个设区的市都建立了“969155”服务中心并设立了热线服务指挥高度中心,71个县(市、区)已开通了“农业热线服务”并建立了值班制度,结合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和完善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岗位责任制等。部分乡镇还设立了“969155”服务站,实行市、县、乡三级联动,广泛开展了电话咨询、网上查询、来访来函咨询等便民服务,及时解答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政策、法规、技术和市场等问题。1至9月份,全省“969155”农业热线和服务中心已受理电话、上门求助、电子邮件、信件等各种咨询20多万人次,直接赴现场解答和处理11000多次,组织高中级技术人员下乡服务队3000多次,减轻农民负担和减少经济损失2.4亿元,新增经济效益3.5亿元。
九、继续实施康复救助工程
1至9月份,全省已为1024名贫困聋童配发助听器,为235名特困残疾人装配假肢,向250名重度肢残者赠送了轮椅,为503名肢体残疾人配送了辅助用具;为1005名盲童配送盲杖。拟在龙海、永安、建阳、蕉城、台江、安溪、云霄、长泰、光泽、建宁建设10个县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其中,安溪、台江、长泰、龙海、永安和建宁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已建成,其他4个正在建设中。
十、建立面向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中心
省、市、县(区)已设立了93个法律援助中心,同时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在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老龄委、部队、消委会、监狱以及社区等单位组织建立了250家法律援助站。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加强了法律援助中心制度化管理,从明确职责入手,规范运作,制定了政治业务学习、接待、咨询、申请、受理、审批、指派、首问责任制、办案质量管理档案管理、经费管理等十多项基本制度,并公开了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业务范围、服务形式、工作流程以及办事时限等。1至9月份,全省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488件,受援人数5930人,共接待群众法律咨询35200人次。
扫一扫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