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福建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闽政办〔2009〕152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
省国土资源厅编制的《福建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转发给你们。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工作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抓好工作落实,确保按时高效优质地全面完成《福建省国土规划》编制的各项任务。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福建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省国土资源厅
(二○○八年八月)
根据2007年11月24日国土资源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的《关于共同促进福建省国土资源工作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会谈纪要》,国土资源部与福建省共同开展福建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从更高层次统筹福建省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优化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布局,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以促进福建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做好福建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规划编制目的和意义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务院《意见》)正式颁布,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定位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编制福建国土规划,是落实国务院《意见》的重大举措,是进一步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手段,是指导全省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总体蓝图,是保障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统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保障全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通过编制国土规划,制定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战略,优化国土开发空间和结构层级,引导、协调和配合重点专项规划的实施,协调解决与国土资源开发相关的重大区域发展问题,提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约束性和协调性建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结构,引领核心竞争力空间形成。通过编制国土规划,从资源空间禀赋、开发利用与保护等角度出发,构建高效、合理、节约、保障型的国土空间利用战略,优化空间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科学安排沿海经济密集区新增建设空间,促进沿海临港重化工业带发展,沿海核心增长极的优化,形成多个集聚点、集中区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协调沿海与内陆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区域分工格局。通过编制国土规划,从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和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监管、配套性财政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促进山区发展绿色产业,带动生态空间保护,协调山区与沿海地区的产业合作,促进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区域分工格局。
(四)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通过编制国土规划,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上进行合理设计和预测,规范空间开发秩序,提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布局、准入限制及开发强度上的约束性和调控性指标体系,制定区域差别化的国土空间开发目标和资源利用政策,统筹不同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的国土功能,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国土开发利用空间秩序和协调机制,构建科学、合理、可持续的资源环境配置模式和支撑体系,实现国土资源集约利用。
(五)促进海洋国土资源的有效开发,拓展海峡区位优势。通过编制国土规划,拓展海洋国土空间优势,统筹与优化布局,实施海洋国土开发,以海洋优势培植海西核心竞争力,构建功能互补、职能清晰的海洋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结构层级。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为总体要求,以《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为规划依据,以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国土空间的整体部署为主线,准确把握全省“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统筹山区、沿海、海洋国土资源,统筹国土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合理组织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平衡生产、生活、生态国土功能,充分发挥国土规划的空间协调作用和宏观调控作用,构建和谐的国土空间和核心竞争力布局,实现福建国土全局功能最优化和效率最大化的统一,为福建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具有科学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国土空间总体布局方案,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为全局做出更大贡献。
(二)编制原则。
1.导向性原则。通过对福建省现阶段特别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均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确定规划期内全省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2.时序性原则。立足海西发展需求和战略定位,综合考虑海峡两岸经济互补和衔接的特殊需求,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确定规划期内国土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各项任务和时序,增强国土规划的可操作性。
3.科学性原则。注重运用国内外关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调控方面的前沿性理论和方法,充分借鉴已有的实践经验和成熟做法,采用先进的“3S”技术,摸清资源家底。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开展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评价,进行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布局。
4.协调性原则。以协调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为首要任务,统筹考虑省内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国土资源禀赋和承载力的关系,促进各区域共同发展和进步。注重理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注重协调好沿海和山区在发展速度、发展模式、产业分工、公共服务对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关系。
5.制衡性原则。依照“总量控制、功能优化、配置合理、永续利用”的制衡原则,使全省和各区域城镇化、产业化、人口发展等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承载力相协调,促进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的范围和期限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以福建省为基本规划范围,包括陆域和海域,有关问题可适当扩展到周边更大区域范围统筹考虑。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规划基期为2008年,近期为2015年,远期到2020年,展望2030年。
四、规划主题、目标和任务
(一)规划主题。
构建“国土空间优化、资源集约配置、生态环境优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海西和谐区域。
(二)规划目标。
站在建设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高度,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配置国土资源,统筹山区、沿海、海洋国土空间有序发展,平衡生产、生活、生态国土功能,到2020年基本形成融合南北、对接台湾、带动周边发展,国土空间优化、资源集约配置、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安居乐业的海西和谐区域。
(三)规划的主要任务。
1.确定全省国土空间发展战略。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科学分析今后20年内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立足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依据福建省在全球化、全国发展总体格局的功能定位,预测全省空间发展前景,提出到2020年全省国土空间发展战略,包括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任务、发展模式、战略措施等内容。
2.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依据全省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编制全省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方案,确定未来全省人口、产业、城镇、基础设施等的空间组织结构,明确山区和沿海平原走廊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符合福建省发展实际的国土空间优化方案和区域差别化的国土空间开发层级,推进各要素在国土空间上合理配置和有序发展,打造由城市群、产业集聚区、农业产业区、生态环境保护区及基础设施体系等要素构成的有序国土空间格局。
3.统筹配置国土资源。科学设计国土资源高效、集约节约利用战略途径,统筹协调全省各部门、各地区在规划期内对国土资源和国土空间需求,提出国土资源在部门间、地区间的差别化优化配置方案,支撑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与各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相适应,科学合理安排不同地区各个阶段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和开发强度,明确各阶段国土资源开发的重点,实现有序开发。
4.打造国土空间支撑体系。围绕事关国土开发利用总体布局的交通运输、水资源利用工程、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以及重大环境整治、生态建设和灾害防治工程,构建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五、专题设置
专题设置初步方案如下:
(一)福建省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研究内容:科学分析判断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落实国务院《意见》的国土空间战略部署。具体包括:确定规划期内福建省在全球化、全国发展总体格局和地缘经济合作中的功能定位,提出到2020年福建省国土空间发展战略,提出城镇、产业等各要素构成的有序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福建省现有规划空间布局耦合研究。
研究内容:系统分析、梳理福建省现有的主要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目标、任务、重点、重大建设项目等,明确各类规划对国土空间特别是建设用地的需求规模、结构、布局;基于福建省空间资源供给的分析评价,统筹各类规划国土空间需求,提出保障主要规划目标和重大项目用地的时空次序;提出福建省土地资源科学供给、合理配置模式和途径。
(三)福建省产业发展空间引导和布局优化研究。
研究内容:以建设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为目标,在已有的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福建省重点产业基地和产业带的国土空间引导和布局优化方案,重点是临海工业空间布局引导方案,促进形成以港湾为依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临港经济密集区。
(四)海西广域国土开发利用合作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周边区域的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对接、产业融合以及经济联系与合作等方面的基础和发展方向,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相互促进的国土空间开发协作机制。
(五)福建省国土资源综合评价。
研究内容:对福建省国土资源禀赋(种类、数量、质量、布局、组成结构、功能特征等)、开发利用现状、开发利用潜力、在全国和相关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进行分析评价,在现有各类国土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福建省国土资源基本特征和开发利用条件(包括资源承载力研究),明确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开发利用对策,确定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和方向。
(六)福建省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空间布局研究。
研究内容:在现有城乡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福建省城乡统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方案,促进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研究提出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方案,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格局。
(七)福建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
研究内容:以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开发基地为目标,在现有海岸带和海洋资源调查和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海岸带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空间布局;提出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构建功能互补、职能清晰的海洋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
(八)福建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港口建设空间优化研究。
研究内容:在现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港口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区内高速公路、省道、高速铁路、普通铁路等线状交通设施与港口、机场等点状基础设施用地结构和布局,提出全省交通运输体系和港口的建设空间集约节约利用方案。
(九)福建省闽台交流合作国土需求与保障研究。
研究内容:在现有相关规划的基础上,预测两岸关系走势及其对闽台社会经济合作的影响,提出闽台产业合作、产业对接及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方向和模式,提出加强闽台交流合作国土资源需求保障措施。
(十)福建省能源基础设施发展空间布局研究。
研究内容:在现有能源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全省能源保障途径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国土空间布局方案。按照国务院提出加强沿海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提出福建省布局石油储备基地和煤炭中转基地建设的国土空间布局方案。
(十一)福建省建设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的国土资源保障研究。
研究内容:按照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的要求,在现有相关规划基础上,分析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发展潜力和整合开发条件;制定旅游资源空间优化布局、推进产业化发展、构建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的机制体制;提出建设“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的国土资源保障机制。
(十二)福建省生态空间构建及自然灾害防治研究。
研究内容:在现有生态功能区规划基础上,分析福建省生态环境现状,评估经济社会发展对全省生态环境的影响,圈定福建省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和环境治理区,并提出自然灾害防治策略。
(十三)福建省国土规划保障体系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构建全省、地市、县镇三级国土资源信息监测网络体系,进行国土规划空间分析子系统设计,构建新时期福建国土规划核心内容体系,提出福建省国土规划支撑的法律、制度体系。
六、规划成果
(一)规划文本和专题研究报告。
《福建省国土规划(2009~2020)》顶层设计书;
《福建省国土规划(2009~2020)》规划文本;
《福建省国土规划(2009~2020)》编制说明;
《福建省国土规划(2009~2020)》前期专题研究报告。
(二)成果图件。
《福建省国土规划(2009~2020)》成果图件涉及:现状分析图(基础性)、概念规划图(战略性)、政策引导图(指导性)、规划布局图(约束性)、情景预测图(预测性)。
(三)综合成果。
《福建省国土规划(2009~2020)》文本及图件缩写本
七、工作安排
(一)前期准备(2008年11月~2009年6月)。规划编制组开展前期调研,提出顶层设计方案。确定专题研究要求和承担单位。
(二)专题研究(2009年7月~12月)。全面开展专题研究,各专题研究单位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分析论证,形成初步成果,并进行专家论证审查,对总体规划提出框架设想并进行论证。
(三)规划文本编制(2009年7月~2010年6月)。修改完善专题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福建省国土规划(2009~2020)》基本框架,开展规划文本编制。
(四)规划文本修改完善(2010年7月~9月)。广泛征求对规划文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
(五)规划文本审定报批(2010年10月~12月)。形成《福建省国土规划(2009~2020)》(送审稿),呈请报批,颁布实施。
八、组织形式
(一)福建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由国土资源部、福建省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国土资源部规划司、经研院、信息中心、规划院等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福建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经贸委、外经、建设、交通、农业、水利、人口计生委、信息产业、科技、统计、环保、林业、海洋渔业、民航、铁路、旅游、省台办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领导小组主要对规划研究编制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协调和决策,审查确定专题研究单位和规划文本编制单位,审核确定规划编制经费的管理使用。
(二)福建省国土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面分设北京办公室和福建办公室。
1.北京办公室。
主要由国土资源部规划司、经研院、规划院包括国土资源部规划司有关同志、北京方面参与具体规划编制的主要单位负责同志组成。
北京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部规划司,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班子,负责北京的联络、协调,负责规划研究编制的指导、咨询,协调规划编制过程中重大事项和日常组织工作,负责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
2.福建办公室。
主 任:魏克良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副主任:李闽榕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石建平 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陈志忠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成 员:省厅规划处有关同志、福建方面参与具体规划编制的主要单位负责同志。
福建办公室设在福建省国土资源厅,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班子,负责规划研究编制的日常组织和协调工作,负责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协助完成北京办公室的有关任务。
(三)规划编制组。
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规划编制组。
组 长:李闽榕(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副组长:国土资源部规划司、经研院分管领导、福建省发展改革委石建平副主任、福建省国土资源厅陈志忠副厅长、原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杨益生副主任。
成 员:由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规划院、福建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等顶层设计承担单位、重大专题研究单位、规划文本编制单位成员组成。
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提出专题研究具体要求和组织论证评审。
2.按照单位专长领域,承担专题研究,提交专题研究成果,提炼核心观点等系列成果,提出国土规划框架设想和建议。
3.承担国土规划基本框架编制、国土规划文本编制工作。
(四)专家咨询组。
专家咨询组由聘请的国土资源、规划、经济、社会、环境、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主要负责对国土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指导、咨询和论证。
附件:福建省国土规划工作分工表
附件:
福建省国土规划工作分工表
工作名称 |
承担单位 |
配合单位 |
||
顶层设计 |
国土部经研院、国土部信息中心 |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国土资源厅 |
||
文本制订 |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
省国土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国土部经研院、国土部信息中心、各专题负责单位 |
||
管理信息 软件系统 |
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
福建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
||
专题设置 |
1 |
福建省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
国土部信息中心 |
2 |
福建省现有规划空间布局耦合研究 |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
国土部经研院、省发展改革委 |
|
3 |
福建省产业发展空间引导与布局优化研究 |
福建农林大学 |
省发展改革委 、省经贸委、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
|
4 |
海西广域国土开发利用合作研究 |
国土部经研院 |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
|
5 |
福建省国土资源综合评价 |
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
国土部经研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
|
6 |
福建省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空间布局研究 |
省城乡规划研究院 |
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
|
7 |
福建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 |
省海洋研究所 |
省海洋与渔业厅、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
|
8 |
福建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港口建设空间优化研究 |
省交通厅规划办 |
省交通厅、省铁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
|
9 |
福建省闽台交流合作国土需求与保障研究 |
省社科院 |
省台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
|
10 |
福建省能源基础设施发展空间布局研究 |
省电力咨询协会 |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经贸委 |
|
11 |
福建省建设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的国土资源保障研究 |
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 |
省旅游局、省文化厅 |
|
12 |
福建省生态空间构建及自然灾害防治研究 |
福建师范大学 |
省环保厅 |
|
13 |
福建省国土规划保障体系研究 |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
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
扫一扫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