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稳步推进我省油茶产业科学发展的通知

闽政办〔2010〕212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

  近两年来,我省各地种植油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油茶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一些地方出现盲目种植、粗放经营的问题。为进一步引导我省油茶产业科学发展,确保新一轮油茶产业发展不走弯路,特通知如下:

  一、认真落实规划,科学布局油茶产业发展

  2009年至2015年,我省将新造油茶林192万亩,对现有120万亩油茶林进行全面低产改造,使全省油茶种植总面积达312万亩;从2016至2020年,再新造208万亩,使全省油茶林总规模达520万亩。各地要根据省里规划的目标,将规划落实到最佳的区域,实现规模化种植,产加销,一体化发展,逐步形成分布区相对集中的油茶产业集群,促进“一带三区”形成。在区域安排上,优先考虑在经济相对不发达,劳动力和山地资源丰富,其他农业优势项目不够突出的区域。要因地制宜地规划油茶种植基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在发展方式上,实行改造和新造相结合。现有油茶林较多的地方,应当以改造为主,新造为辅;在林地选择上,要优先使用宜林荒山、荒废果园以及非规划林地,统筹利用人工商品林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严禁将生态公益林中的有林地改造成为油茶林。

  二、高度重视种苗生产,确保油茶种植使用良种优苗

  发展油茶产业关键在种苗。各地必须充分认识到良种优苗的重要性和劣种差苗的严重危害性。新种植的油茶林进入盛产期后亩产茶油要力争达30公斤以上。在当前良种苗木比较紧缺的情况下,各地要坚持全部使用良种的基本原则,严格做到根据合格良种苗木数量确定造林任务,防止因使用非良种苗木造林而形成新的低产林。林业部门要加强油茶种苗的生产管理,大力开展油茶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尽快选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省各地种植的油茶优良品种,加快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利用三年时间,基本形成与油茶产业发展布局相适应的油茶良种苗木生产繁育体系,严格实行定点采穗、定点育苗、订单生产、定向供应和品种清楚、穗条来源清楚、去向清楚的种苗生产管理制度,确实保证良种苗木的品种纯正。严厉打击非法育苗,建立健全种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三、狠抓油茶种植质量,着力推进集约化经营

  新一轮的油茶生产要切实转变“人种天养”的传统观念和各家各户分散经营的发展方式,按照园艺化栽培、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引导业主科学建园,合理投入。在建园方式上,要求进行科学规划,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好外高内低,具有保水、保土、保肥能力的水平带,实行“大穴、大肥(基肥)、大苗”栽植,为实现保护生态、丰产高效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建设模式上,积极倡导“企业+农户+基地”的建设方式,即由企业出资,农户以山地入股、出租、转让等形式与企业建立紧密或松散型的合作关系建设基地,达到双赢的效果;也可引导农民通过合作社或协会等形式进行合作,提高油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四、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不断提高茶油综合经济效益

  各地要根据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按照“扶强、扶优、扶大”的原则,通过政策、资金、服务等手段和措施,培植若干个具有品牌优势、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加工企业,打造一批集原料生产、产品加工、知名品牌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现代化油茶加工龙头企业。要组织油茶加工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以进一步提高出油率和成品油质量;加大精深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强化加工剩余物的综合利用,加快茶皂素、饲料等的研发,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延长产业链。要加强加工企业行业自律,严格规范茶油商品标牌标识,明确加工方法及营养成分的含量与组成,加强产品质量认证,不断提高我省茶油及其加工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五、依靠科技进步,强化油茶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一是大力开展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要分品种开展栽培技术研究,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加强对现有林分改造技术的研究、总结、集成和创新,实现用最合理的投资达到最佳的效果。二是加强油茶种苗生产、造林整地、垦复施肥、果实采摘等一系列专用机具(械)的研发、使用和推广,逐步推进油茶生产作业机具(械)化。三是加强实用技术的推广和标准体系建设。要加强对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农民技术能手的培养,开展对种植企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的培训,造就出一大批油茶技术人才和种植能手;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尤其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油茶林养蜂技术,提高油茶产量和经济效益。要加快制定适用于油茶产业发展的配套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推广标准化生产,确保各类产品质量安全。

  六、扎实抓好促进油茶产业发展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油茶重点县(市、区)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促进油茶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大资金扶持。省财政安排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油茶示范基地建设和种苗补助。省发展改革、经贸部门要在油茶产品的加工项目上给予重点支持。科技部门要重点支持油茶良种选育、配套种植技术的研究。农业部门要将适合油茶生产的作业机(具)械纳入农业机(具)械补贴目录。三是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和有效防止伪劣种苗流入市场,切实保护经营者投资油茶的积极性。四是加大宣传。通过宣传发展油茶产业的扶持政策、新品种推介,以及各地成功经验,促进全社会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正确认识,提高油茶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六日

扫一扫手机阅读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