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发展改革委
省统计局关于福建省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综合评价方案的通知

闽政〔2011〕55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发展改革委、统计局制订的《福建省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福建省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
省发展改革委 省统计局
(二〇一一年六月)


  一、目的意义

  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我省社会事业发展现状,综合评价分析全省和各设区市社会事业发展情况,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了解社会事业发展情况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评价内容及指标

  全省和各设区市社会事业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保障等四大领域,共30个发展指标(详见下表)。

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统计表

总指标

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指标

计量 单位

指标 方向

指标

权重

 

权重

 

 

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

公共教育

1/4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1/5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1/5

%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

1/5

%

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

1/5

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

1/5

%

 

公共卫生

1/4

千人均医疗机构床位数

1/6

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

1/6

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人均住院费用增长率

1/6

%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达标率

1/6

%

基层医疗机构达标率

1/6

%

预算内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1/6

%

公共文化

1/4

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

1/11

%

人均公共图书拥有量

1/11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覆盖率

1/11

%

有线电视入户率

1/11

%

农村有线广播入村率

1/11

%

农村电影放映覆盖率

1/11

%

县级影院建设完成率

1/11

%

农家书屋覆盖率

1/11

%

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

1/11

%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1/11

2

预算内文化体育传媒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1/11

%

公共保障

1/4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覆盖率

1/8

%

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占有率

1/8

%

出生人口性别比

1/8

%

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

1/8

%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

1/8

%

新农合参合率

1/8

%

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1/8

%

城镇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1/8

%

  三、评价方法

  本方案通过多级综合方法,使反映社会事业发展基本特征的评价指标统一为综合反映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的总指数。其步骤为:

  (一)通过相关主管部门和其他渠道搜集反映全省和各设区市社会事业发展基本情况的统计指标资料。

  (二)将反映社会事业发展基本情况的统计指标分别加工为全省和各设区市社会事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

  (三)将每一综合评价指标加工为单项指数。单项指数和计算方法详见附件1中的“全省总指数和计算方法”和“各设区市总指数的计算方法”部分。

  (四)将单项指数加总为领域指数和总指数。在本方案中,全省社会事业发展总指数以上年为基期计算,主要用于考察全省社会事业发展进程。各设区市社会事业发展总指数以当年各地区平均为1计算,主要用于比较各设区市间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四、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

  本方案的评价结果表现为基本评价形式和分析形式两类。

  基本评价形式包括:

  (一)全省社会事业发展总指数(领域指数)及其发展情况。

  (二)各设区市社会事业发展总指数(领域指数)及其发展情况。

  分析形式根据特定需要确定。

  五、组织实施

  评价工作以设区市为单位进行,由省统计局和省发展改革委统一测算。

  按现行统计口径,平潭综合实验区有关数据暂归入福州市,由福州市政府牵头会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测算统计;今后如有变动,按省统计局新规定执行。

  具体数据来源和数据收集责任单位详见附件2。

  六、着力构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系统性原则。社会事业发展的各方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应体现系统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以人为本原则,全面反映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领域、各层面,综合反映社会事业发展总体状况。

  2.目的性、导向性原则。任何一种评价体系所确定的统计指标在实施过程中都会发生一定的政策导向。构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所选择的评价指标,应符合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充分体现综合评价目的,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3.简明性、实用性原则。构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尽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有可操作性;同时尽量减少数据冗余,用尽量少的指标反映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并且这些指标还应具有便于收集和计算分析的特点。

  4.特殊性、通用性原则。构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时代特征,突出我省特点;选取的指标和资料口径、范围,应尽量与国际、国内常用的指标体系衔接,以便进行国际和国内不同地区间的比较研究。

  (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按照以上原则,将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保障等四个领域设计。

  1.公共教育指标包括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等5个指标,前三个指标主要反映人口素质提高状况,后两个指标反映教育事业投入情况。

  2.公共卫生指标包括千人均医疗机构床位数、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人均住院费用增长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达标率、基层医疗机构达标率、预算内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等6个指标,反映卫生公益事业发展状况。

  3.公共文化指标包括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人均公共图书拥有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覆盖率、有线电视入户率、农村有线广播入村率、农村电影放映覆盖率、县级影院建设完成率、农家书屋覆盖率、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预算内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等11个指标,反映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状况。

  4.公共保障指标包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覆盖率、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占有率、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新农合参合率、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城镇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等8个指标,反映社会公共福利体系发展成效。

  附件:1.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计算方法
     2.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说明

  附件1:

  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计算方法

  采用加权逐级合成方法,即将不同的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然后再按各个指标所占权重加权,形成层面指数,再加权形成子系统指数,最后加权形成总指数。为了体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给各评价指标进行赋权时,采用子系统、层面以及各评价指标赋予同等重要的权重。

  一、全省社会事业发展总指数的计算方法

  全省社会事业发展总指数的计算,按以下三个步骤完成:

  (一)确定每一评价指标的方向性和权数(详见前表)。

  (二)计算单项指数。

  1.将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

  无量纲处理的计算公式为:

  正向指标:Yn=X1n/X0n

  逆向指标:Yn=X0n/X1n

  公式中,0表示基期,1表示报告期,n表示评价指标序号,n=1,2,……,I(I为全省评价指标个数)。

  X0n为第n个全省评价指标的基期数值,X1n为这一评价指标的报告期数值,Yn为第n个评价指标经无量纲处理后的数值。

  2.赋予权数

  将某一评价指标经无量纲处理后的数值(Yn)乘以其权数,即得到这一评价指标的单项指数。

  (三)计算领域指数和总指数。

  将每一领域中各单项指数相加即可得领域指数,将各领域指数相加即可得全省社会事业发展总指数。

  二、设区市社会事业发展总指数的计算方法

  某一设区市社会事业发展总指数的计算,按以下三个步骤完成:

  (一)确定每一评价指标的方向性和权数(详见前表)。

  (二)计算该设区市的单项指数。

  1.将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

  无量纲处理的计算公式为:

  正向指标:

  逆向指标:

  公式中,n表示评价指标序号,n=1,2,……,j(j为设区市评价指标个数)。Xn为该设区市第n个评价指标数值,min(Xn)为各设区市第n个评价指标的最小值,max(Xn)为各设区市第n个评价指标的最大值, 为各设区市第n个评价指标的平均值,Yn为该设区市第n个评价指标经无量纲处理后的数值。

  2.赋予权数

  将某一评价指标经无量纲处理后的数值(Yn)乘以其权数,即得到这一评价指标的单项指数。

  (三)计算该设区市的领域指数和总指数。

  将某一领域中各单项指数相加即可得设区市该领域指数,将各领域指数相加即可得该设区市社会事业发展总指数。

  附件2:

  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说明

  一、公共教育指标

  (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指标含义:学前教育在学人数与国家规定年龄组(3至5岁)人口数的比率,用于考核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和普及水平。

  计算公式:

              在园幼儿数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0%
            学前教育学龄人口总数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二)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指标含义: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指初中三年级在校生中,能够从九年前入小学一年级连续学习九年的学生占入学时本年级比率,用于考核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

  计算公式:

               初中三年级在校生数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
             该年级入小学一年级时的学生数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三)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

  指标含义: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率是指辖区内通过评估验收的“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数占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的比率,用于考核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

  计算公式:

                  完成的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数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率=--------------------------------×100%
                   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四)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

  指标含义:公办普通高校、中职、普通高中、初中、小学的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用于考核地区各类全日制公办学校财政性教育投入情况。

  计算公式:

                财政性教育经费
  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
             各类公办学校年平均在校生数

  说明:年平均在校生数按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报表年平均学生数计算方法进行填报。财政性教育经费含教育事业拨款、基建拨款、科研拨款、其他财政拨款(含离退休和医保、社保等)、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基金)、其他财政性教育经费等。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五)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

  指标含义: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用于考核地区教育总体投入情况。

  计算公式:

                 预算内教育经费
  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100%
                   财政支出

  说明:预算内教育经费含教育事业费拨款、基建拨款、科研经费、其它财政拨款、教育费附加。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财政厅)

  二、公共卫生指标

  (一)千人均医疗机构床位数

  指标含义: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医疗机构床位数与常住人口之比,反映当地千人口床位发展水平。

  计算公式:
   
                          医疗机构床位数
  千人均医疗机构床位数=-------------------×1000‰
                                  常住人口

  说明:常住人口采用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卫生厅)

  (二)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

  指标含义: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剂人员、检验人员数之和与常住人口之比,反映当地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发展水平。

  计算公式:
   
                     执业医师数+执业助理医师数+
             注册护士数+药剂人员数+检验人员数
  千人均卫生技术人员=---------------------------------------×1000‰
                                   常住人口

  说明:常住人口采用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卫生厅)

  (三)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人均住院费用增长率

  指标含义: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人均住院费用比上年度增长情况。

  计算公式:

  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人均住院费用增长率=

       本年度(住院收入—“三项扣除”)
     ----------------------------------------
     本年度(出院人次-干部保健对象出院人次)
  (----------------------------------------------—1)×100%
       上年度(住院收入—“三项扣除”)
   -----------------------——--------------------
     上年度(出院人次—干部保健对象出院人次)

  说明:“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人均住院费用增长率”指标中“三项扣除”是指扣除非基本医疗服务收入,包括健康体检收入、特需医疗服务收入和保健对象收入。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卫生厅)

  (四)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达标率

  指标含义:疾控机构、监督机构及妇幼保健机构达标情况。本指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仅包括疾控机构、监督机构及妇幼保健机构。

  计算公式:
                               疾控机构达标率+监督机构达标率+
                  妇幼保健机构达标率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达标率=---------------------------------------
                                                  3

  其中:

  1.疾控机构达标率

  指标含义: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的疾控机构数占辖区内疾控机构总数的比例。其中建设达标的疾控机构是指人员配置、人均建筑面积与实验室用房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均达到国家建设或建议的标准,同时达标的,才为达标单位。该指标反映辖区内政府对疾控机构的保障情况,同时也侧面反映辖区疾控机构提供政府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计算公式:

                建设达标疾控机构数
  疾控机构达标率=---------------------×100%
                      辖区内疾控机构总数

  2.监督机构达标率

  指标含义: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基本达到建设标准的县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数占辖区内县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总数的比例,其中建设达标的卫生监督机构是指机构的人员配置、各业务用房面积、执法车辆及快速检测设备等装备配置均达到规定的标准,三个指标同时达标的,才为达标单位。该指标反映辖区内政府编制、财政、发展改革等对卫生监督机构的保障情况,同时反映了本辖卫生监督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计算公式:
   
                     达标监督机构数
  监督机构达标率=-------------------------×100%
                     辖区县级以上监督机构总数

  3.妇幼保健机构达标率

  指标含义: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达到建设标准的妇幼保健机构数占辖区妇女保健机构总数的比例,其中建设达标的妇幼保健机构是指机构的人员配置、各业务用房面积、设备配置均达到规定的标准,三个指标同时达标的,才为达标单位。该指标反映辖区内政府编制、财政、发展改革等对妇幼卫生的保障情况,同时反映了本辖区妇幼保健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计算公式:
     
                        达标妇幼保健机构(所)数
  妇幼保健机构达标率=-------------------------------×100%
                        辖区内妇幼保健机构(所)总数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卫生厅)

  (五)基层医疗机构达标率

  指标含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所达标情况。

  计算公式:
   
                        乡镇卫生院建设达标率+村卫生所建设达标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
  基层医疗机构达标率=-------------------------------------------------
                                               3

  其中:

  1.乡镇卫生院建设达标率

  指标含义: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达到建设标准的乡镇卫生院数与辖区乡镇卫生院总数之比,反映该地区乡镇卫生院的达标建设状况。达标卫生院是指业务用房面积和设备价值均达到国家和省有关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其中,业务用房面积按《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建标107-2008)执行;设备配置按《福建省卫生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乡镇卫生院加强建设实施方案〉、〈福建省乡镇卫生院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闽卫财〔2009〕59号)执行,甲、乙、丙类三类卫生院分别达到100万元、70万元、30万元。

  计算公式:
   
                    达标的乡镇卫生院数
  乡镇卫生院建设达标率=--------------------×100%
                           乡镇卫生院总数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

  指标含义: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达到建设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与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总数之比。达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指业务用房面积、设备配置均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指标反映辖区内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保障情况,同时也侧面反映了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计算公式:
   
                                达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100%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总数

  3.村卫生所建设达标率

  指标含义:是指按每个行政村设置一个村卫生所的标准统计,建筑面积达到卫生部建设标准(≥60平方米)的村卫生所数与应设置的村卫生所总数之比,反映当地村卫生所基础设施达标建设水平。

  计算公式:
   
                       达到建设标准的村卫生所数
  村卫生所建设达标率=-----------------------------×100%
                            辖区应设置村卫生所总数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卫生厅)

  (六)预算内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指标含义:预算内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用于考核地区医疗卫生投入情况。

  计算公式:
   
                                    预算内医疗卫生支出
  预算内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100%
                                          财政支出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财政厅)

  三、公共文化指标

  (一)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

  指标含义:各级达标(三级以上)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居(社区)文化活动室占应建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居(社区)文化活动室的比率。

  计算公式:

              公共文化设施达标数量
  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100%
              公共文化设施应建数量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文化厅)

  (二)人均公共图书拥有量

  指标含义:指某地区某个时间节点,当地常住人口所拥有的公共图书馆的图书、报刊和具有合法使用权的电子读物的平均数量。

  计算公式:
   
                       图书、报刊、电子读物的平均数量
  人均公共图书拥有量=----------------------------------------×100%
                   常住人口

  说明:常住人口采用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文化厅)

  (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覆盖率

  指标含义:各级达标服务点占应建服务点的比率。反映各级接收、分发和使用文化信息资源的能力。

  计算公式:

                      基层服务点达标数量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覆盖率=-----------------------×100%
                      基层服务点应建数量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文化厅)

  (四)有线电视入户率

  指标含义:行政区域内有线电视用户占本行政区域内居民总户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行政区域内有线电视用户
  有线电视入户率=----------------------------×100%
           本行政区域内居民总户数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广电局)

  (五)农村有线广播入村率

  指标含义:辖区内已通有线广播行政村占本辖区农村行政村的比率。

  计算公式:
   
                        辖区内已通有线广播行政村
  农村有线广播入村率=------------------------------×100%
               辖区内农村行政村总数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广电局)

  (六)农村电影放映覆盖率

  指标含义:辖区内已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场次加上农村公益商业影片放映场次占本辖区内应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场次的比重。

  计算公式: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场次
               +农村公益商业影片放映场次
  农村电影放映覆盖率=-------------------------------------×100%
              辖区内应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场次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广电局)

  (七)县级影院建设完成率

  指标含义:辖区内已建县级影院占应完成县级影院建设任务的比重

  计算公式:

             辖区内已建县级影院数量
  县级影院建设完成率=---------------------------×100%
                           应完成县级影院建设数量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广电局)

  (八)农家书屋覆盖率

  指标含义:辖区内拥有农家书屋的行政村总数占本辖区行政村总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拥有农家书屋的行政村总数
  农家书屋覆盖率=------------------------------×100%
             辖区内行政村总数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新闻出版局)

  (九)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

  指标含义:辖区内已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总数占本辖区行政村总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

           已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数
  农家书屋覆盖率=---------------------------------------×100%
              辖区内行政村总数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体育局)

  (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指标含义:指辖区内每个社会成员所平均拥有的体育场地面积(不含高尔夫球场和水域项目)。

  计算公式:

            各类体育场地面积的总和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0%
                常住人口

  说明:常住人口采用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体育局)

  (十一)预算内文化体育传媒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

  指标含义:预算内文化体育传媒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用于考核地区文化体育传媒投入情况。

  计算公式:

                      预算内文化体育传媒支出
  预算内文化体育传媒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100%
                         财政支出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财政厅)

  四、公共保障指标

  (一)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覆盖率

  指标含义:按照“五有基本建设标准”(即有规范名称、有服务场所、有工作制度、有工作队伍、有工作人员职责)和“三个基本服务规范”(即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在城乡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依托社区,整合各类为老服务资源,为居家在家中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

  计算公式:
 
                    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社区和村居数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覆盖率=-------------------------------------------------×100%
                       辖区内社区总数+辖区内村居总数

  说明:社区包括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老龄办)

  (二)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占有率

  指标含义:是指辖区内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占老年人总数的比重。

  计算公式:

                  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
  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占有率=--------------------×1000‰
                   辖区内老年人总数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民政厅)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

  指标含义:指一年出生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之比。

  计算公式:

           全年男性出生人口数
  出生人口性别比= --------------------×100%
           全年女性出生人口数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统计局)

  (四)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

  指标含义:指一年出生人口中符合政策出生人口所占比重。

  计算公式:

             全年符合政策出生人口
  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100%
               全年出生人数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统计局)

  (五)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

  指标含义:指一年计划怀孕的孕龄夫妇中免费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比例。

  计算公式:

           免费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数
  免费检查覆盖率=--------------------------------×100%
           全年计划怀孕的育龄夫妇人数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人口计生委)

  (六)新农合参合率

  指标含义: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期(1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人数与当地农业人口总数之比。

  计算公式:

           参合人数
  新农合参合率=-----------------×100%
                       当地应参合人数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卫生厅)

  (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指标含义:是指年度内参合人员因疾病住院发生的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

  计算公式:

                    当年度参合人员实际报销住院金额
  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100%
                     当年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卫生厅)

  (八)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指标含义:是指年度内城镇居民参加医保人员实际报销的住院费用占当年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总费用的报销比例。

  计算公式:

                       当年参保人员实际报销的住院费用
  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100%
                       当年参保人员政策范围内住院总费用

  (数据收集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扫一扫手机阅读

    信息来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