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州市所辖6个县(市)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闽政文〔2024〕420号

福州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报请批准六个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榕政综〔2024〕270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原则同意省自然资源厅审查通过的福清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闽侯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连江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罗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闽清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永泰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统称规划》)。《规划是县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你市指导所辖县认真组织实施。《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紧扣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重要使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进一步推动福清市打造福州市域副中心城市、先进制造业高地、滨海生态宜居侨乡,推动闽侯县打造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山水宜居滨江新城,推动连江县打造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海洋经济强县推动罗源县打造区域临港产业基地、美丽海湾城市,推动闽清县打造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山水旅游城市,推动永泰县打造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筑牢安全发展基础要督促所辖县人民政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制度严守粮食生态资源安全底线2035年福清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7.9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4.32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67.65平方千米闽侯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4.9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1.997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28.02平方千米连江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5.8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3.453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276.74平方千米罗源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3.4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2.00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95.83平方千米闽清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4.1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2.828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98.21平方千米永泰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6.5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14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771.03平方千米各县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不超过上级下达的控制数用水总量超过上级下达的指标沿海各县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严守历史文化保护线洪涝风险控制线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要指导督促所辖县人民政府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海洋强国战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主体功能定位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高颜值生态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有机统一坚持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科学构建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和城镇空间结构分区分类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全方位提升城乡建设品质坚持陆海统筹提升海洋功能优化海洋开发保护格局统筹好近远海域空间保护利用

夯实安全韧性支撑要指导督促所辖县人民政府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保护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强化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整体科学保护和系统活化利用切实传承好历史文脉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复合高效利用健全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体系优化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区域布局提高国土空间的安全韧性

维护规划的权威性。《规划是对县(市)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县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必须严格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按照定期体检和五年一评估的要求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将规划评估结果作为规划实施监督考核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规划监督执法问责联动机制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做好规划实施保障要指导督促所辖县人民政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做好规划印发和公开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县(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制度发挥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统筹协调作用坚持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作用提高空间治理水平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地落实。《规划实施中的重大事项要及时请示报告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3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手机阅读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返回顶部